
最新消息 | ニュース
2019/05/02 | <活動報名額滿> |
感謝大家對於本次會議的熱情參與,但受限於場地的人數限制,網路報名已經額滿,無法再接受報名。 會議當天上午接受現場報名,請現場報名者於中午向報名櫃檯確認是否仍有會議資料與便當。再次感謝大家對於本次會議的支持!謝謝! | |
2019/04/12 | 會議網站上線 |

會議簡介 | シンポジウム概要
臺灣與朝鮮半島中的韓國都屬漢文圏中的國家,過去也都是日本的殖民地,這過去的歷史對現今的臺灣和朝鮮半島的政治與文學等皆有深遠影響。特別是近代日本在漢文等東亞各國共有的傳統知識基礎上吸收西洋文明,在經歷甲午、日俄戰争後,成為保有臺灣、朝鮮等殖民地的帝國主義國家。然而,帝國日本的知識是如何形構的?在帝國日本的政治和知識的欲望中,臺灣和朝鮮是如何被理解、認識的?帝國日本的知識與植民地的知識結構有何關聯?又,日本帝國與其殖民地間有何人的移動與交流?本研討會基於上述問題意識,擬在全球史視野中,以臺灣和朝鮮為主,從思想史、文學史的視角,探究近代日本帝國的知識與臺灣、朝鮮的關聯,及日本帝國與其殖民地間的移動與交流。子題為 (1) 帝國日本的知識與台灣(一):思想史;(2)帝國日本的知識與台灣(二):歷史與文學;(3)帝國日本的知識與朝鮮。
台湾と朝鮮はともに漢文圏に属し、日本帝国の植民地を経験した。こうした過去の歴史は現在の台湾と朝鮮半島の政治と文学に重要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周知のように、近代日本は漢文など東アジア諸国共有の伝統知識を踏まえながら、西洋文明を吸収して、日清・日露戦争を経て、台湾と朝鮮などの植民地を保有する帝国主義国家を築いた。帝国日本はどのように近代西洋の知識を吸収したのか。帝国日本の政治と知識の欲望において、台湾と朝鮮はいかに認識されていたのか。帝国日本における知識の在り方はどのように植民地における知識の形成と連結していたのか。そして、日本帝国と諸植民地の間にはどのような人間的な交流があったのか。本フォーラムでは、こうした問題意識に基づき、グローバルな視野で、台湾と朝鮮をめぐって、思想史と文学史の視点から、近代日本帝国における知識の在り方と台湾、朝鮮との関連、また日本帝国の諸植民地における人間の移動と交流を探究する。次のようなテーマを検討する。(1)帝国日本の知識と台湾A:思想史。(2)帝国日本の知識と台湾B:歴史と文学。(3)帝国日本の知識と朝鮮。
Both Taiwan and Korea, within the East Asian cultural sphere, were former Japanese colonies. Although colonialism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a relic of the past, the colonial legacy remains active forces shaping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landscap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s for Japan, it not only shares familiarity with the Chinese classics and Confucian values, but also acquires Western knowledge and modern techniques well ahead of its neighbors. The empire of Japan established itself as one of the superpowers via rapid modernization and westernization, and swiftly reached the height of the imperialist power following the victories of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Russo-Japanese War. Over the course of time, Japanese thoughts and education therefore demonstrate a unique blend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is raises crucial questions: how did the empire form its thoughts on many different levels and extend its knowledge in every field? How were Taiwan and Korea understood regarding politics and social studies within the intellectual framework of imperial Japan? What wa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in terms of knowledge structure? What groups of people were involved in constant movements between the motherland and the colonies over time, and how were societies impacted by geography, politics, and the economy overall? This conference therefore aims at develop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Japan, Taiwan and Korea within the scope of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It also examines the impact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as and people across time and place, helping to discover how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influence traditions, ideas, and values. Subtopics are as follows: (1) the knowledge of imperial Japan and Taiwan, (1.1) intellectual history, (2) the knowledge of imperial Japan and Taiwan, (2.1) history and literature, (3) the knowledge of imperial Japan and Korea.

特邀講者 | 基調講演者紹介
山室信一
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山室信一教授研究領域為近代日本政治史、法政思想史。著有《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八旗出版,一九九三年吉野作造獎)、《法制官僚的時代——國家的設計與知識的歷程》(一九八四年每日出版文化獎)、《作為思想課題的亞洲——基軸.連鎖.投企》(二○○一年亞洲太平洋特別獎)、《日俄戰爭的世紀——從連鎖視點所見的日本與世界》等書。
與會簡介 | 講演者紹介
蕭高彦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員
劉紀蕙
國立交通大學暨台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
今西淳子
渥美國際交流財團關口全球研究會代表
徐興慶
文化大學校長
曾國祥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甘懷真
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陳宜中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藍弘岳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河野有理
首都大學東京教授
陳偉智
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候選人
塩出浩之
京都大學副教授
田世民
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
柳書琴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月脚達彦
東京大學教授
趙寛子
首爾大學副教授
許怡齡
文化大學副教授
張隆志
中研院副研究員
黄紹恆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呂紹理
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李承機
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
黃美惠
文化大學助理教授
徐秀慧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
姜智恩
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
安井伸介
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
陳威瑨
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
林立萍
臺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許婷婷
東京大學教育學博士課程修畢
郭馳洋
東京大學博士課程
謝惠貞
文藻外語大學助理教授
大會議程 | プログラム
時間 |
主持人 |
發表人 |
論文題目 |
評論人 |
08:30
|
報 到 |
|||
08:50
|
開 幕蕭高彦(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特聘研究員)劉紀蕙(國立交通大學暨台聯大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主任、國立交通大學講座教授)今西淳子(渥美國際交流財團關口全球研究會代表) |
|||
專 題 演 講 |
||||
09:10
|
徐興慶(文化大學校長) |
山室信一(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
日本帝國形成過程中的學知與心性
|
|
10:00
|
茶 敘 |
|||
第 一 場 |
||||
10:20
|
曾國祥(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
藍弘岳(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
明治日本的自由主義與臺灣統治論:從福澤諭吉到竹越與三郎
|
張隆志(中研院副研究員)
|
河野有理(首都大學東京教授) |
田口卯吉與殖民地
|
黄紹恆(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
||
陳偉智(國立臺灣大學博士候選人) |
觀察、風俗測量與比較的政治:坪井正五郎、田代安定與伊能嘉矩的風俗測量學 |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
||
12:10
|
午 餐 |
|||
第 二 場 |
||||
13:00
|
甘懷真(國立臺灣大學教授)
|
塩出浩之(京都大學副教授) |
近代初期東亞中的新聞網絡與國際紛争
|
李承機(國立成功大學副教授) |
田世民(國立台灣大學副教授) |
近代日本喪葬禮儀的演變與殖民地台灣的交涉 |
黃美惠(文化大學助理教授) |
||
柳書琴(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
左翼文化走廊上的「台灣拜倫」:論上海時期的王白淵
|
徐秀慧(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授) |
||
14:50
|
茶 敘 |
|||
第 三 場 |
||||
15:10
|
陳宜中(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
月脚達彦(東京大學教授) |
朝鮮民族主義的形成與日本
|
姜智恩(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 |
趙寛子(首爾大學副教授) |
如何理解東亞體制變革中之甲午、日俄戰争?:做為「思想課題」的歷史認識 |
安井伸介(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 |
||
許怡齡(文化大學副教授) |
近代知識人朴殷植的儒教改革論與日本陽明學 |
陳威瑨(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 |
||
總 結 |
||||
17:00
|
|
林立萍(國立臺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山室信一(京都大學名譽教授) |

交通資訊 | 交通・アクセス

國立臺灣大學凝態中心國際會議廳
凝態中心位置靠近辛亥路一段,介於辛亥路與新生南路交叉口和辛亥-建國南路交會處之間,台大綜合體育場旁之14 層高樓建築物。
地址:10617 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
【捷運路線】※ 松山新店線"公館站"3號出口或"台電大樓站"2號出口 ( 出站後徒步約 15 分鐘 )
【公車路線】
※ 52、109、207、253、280、280(直)、284、284(直)、290、311、505、530、松江新生幹線、643、668、671、675、676、907、0南、棕11、綠11、敦化幹線──"臺大綜合體育館站" ( 下車徒步約 5 分鐘 )


活動報名 | 申し込み方法

感謝大家對於本次會議的熱情參與,但受限於場地的人數限制,網路報名已經額滿,無法再接受報名。
會議當天上午接受現場報名,請現場報名者於中午向報名櫃檯確認是否仍有會議資料與便當。再次感謝大家對於本次會議的支持!謝謝!

共同主辦
![]() 渥美國際交流財團關口全球研究會(SGRA) |
![]()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
![]() 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Institute of Social Research and Cultural Studies |
![]() 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ultural Studies |
![]()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 |
![]()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畫 |
![]() 臺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 |
![]() 中國文化大學東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
亞際文化研究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台灣聯合大學系統) |
|
名義贊助
![]() 台灣日本人會 |
![]()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 |
贊 助
![]() 中鹿營造(股)公司 |
![]() 台灣山葉機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全日本空輸股份有限公司 |
![]() 日商瑞穗銀行 |
![]() 三三會青年企業家委員會 |
![]() 台日商務交流協進會 |
![]() 日商良基注入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